跳到主要内容

如何看数据,如何思考,如何设计,如何验证

交互设计师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读懂产品数据,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,进而去优化产品,最终验证优化的效果。

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,也就是本文标题所列举的 :1.如何看数据,2.如何思考,3.如何设计,4.如何验证。
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的案例,结合这几个阶段,说说我是怎么做的。

案例本身非常简单,非常“轻”,没有什么设计上的创新,也没有运用多少高深的设计原理(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很赞的),主要跟大家分享整个过程里是怎么思考的,怎么让数据指导设计。

1. 项目背景

支付宝公益是我最近负责的一个项目。其中有一个环节,在用户完成捐助后,我们希望引导他把捐助活动的信息分享到社区上(如微博、开心网等等)。目的很简单,就是希望通过社区渠道对捐助活动进行宣传,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,让更多人来献爱心。

本次产品优化的考核目标是:在用户的捐助成功页面,让更多人去做这个分享。

在初期明确考核目标非常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之后怎么去做设计决策,以及项目后期的效果验收。

2. 优化前的数据

现在支付宝公益提供的分享渠道有:新浪微博、腾讯微博、开心网、豆瓣、淘江湖、复制页面链接地址(通过IM方式粘帖给好友)

基本涵盖了主流的几个社区。(之所以没有人人网,因为它太恶心,这里就不细说了)

原页面效果如下,非常淳朴、直白的设计,没有任何的体验问题。

相关数据(产品优化前15天的数据,剔除了3天的活动日造成的影响):

# 通过新浪微博、腾讯微博、复制页面链接三个渠道进行分享的用户,占所有分享渠道用户的86.3%

# 在此页面进行过分享的用户,占据全部访问用户的26.4%(此数据没有去重,既如果一个用户分享了多个渠道,那么会算多个用户。也就是说,实际进行分享的用户比例比这个数据要低。)

# 开心网、豆瓣、淘江湖这三个渠道占比很小,几乎可以忽略

3. 思考

通过上面的数据,明显可以得出这些结论:

a. 我们平行的列出了6种渠道,但是其中新浪、腾讯和复制链接,通过这三个渠道去分享的占了大多数

b. 支付宝公益前期的所有运营都花在新浪微博上,但是腾讯微博的分享量却也是非常的高

c. 总体26.4%的分享率并不高,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

优化的设计方案已经呼之欲出:

# 三个没人用的社区渠道是否有存在的意义?是否是页面上的干扰因素?是否可以直接砍掉?

# 如果让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分享入口在页面上更醒目(如用更大的按钮),是否就可以达到优化的效果?

btw,这些结论都简单到有点傻呼呼的地步,但是如果你没看到数据,你也不会太容易得到这个结论

4. 优化的设计方案

按照上面的结论,我只是花了10分钟到微博上找按钮素材,就有了如下的优化方案:

之所以没有直接砍掉开心网、豆瓣和淘江湖的入口,只是不想显得这次改动太“大刀阔斧”。

5. 结果验证

下面是优化后20天,观察的数据:

成果:

# 对两个微博的引导做了强化,数据各自都提升了72.4%

# 因为微博两个渠道的强化,导致“复制页面链接地址”的用户少了25.5%

# 总体的,在这个页面上进行分享的用户,较原来提升了44.3%

# 另外三个渠道,虽然降了,但是本来数据量就小,根本不在乎这点差别

通过这些数据,我们可以认为这次轻量级的优化很成功,回报率很高。

总结

当一个产品已经成型、稳定之后,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优化的过程里,这时候就需要更大的发挥数据的作用。

如果说在设计新产品时,80%的设计决策是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和直觉,那么在后期的产品优化中,80%的设计决策则应该来自于数据。

我们常常在一些书籍、案例、培训课程里面看到某公司某牛逼设计师某牛逼的设计,如仅仅是改了一个文案说辞就给公司带来百万级的收入增长。

这些案例不一定是真的,却也并非不可能。细心观察数据,从小的地方去着手,身边的产品就有很多点供我们去挖掘。

Anyway,本文的这个例子仅是抛砖引玉。另外,希望其中的各分享渠道的数据,对各位设计其它产品时有个参考。

不孤立地看待一个页面的数据

不是说看下流程上下游的数据就是不孤立看待了,除此之外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;然后跳出页面分析因素来说,这个页面现在在网站中的地位如何?是否是我们认为的重点,还是用户操作过程中必经的一环。

带着运营环境进行决策

除了考虑现实的运营KPI目标之外,还有现在运营的实际情况:比如现在我们正在和其他哪些网站洽谈,这些网站与我们网站的利益点以及合作方式各是什么?(至少个人认为老大确定查是我们的主要方向,思考的突破点是我们现在正在洽谈的网站的合作方式)。